LANGFANG HOLDINGS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建工作

党让去哪就去哪!

发布时间:2021-05-25 17:21:10      来源:      作者:廊坊控股集团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
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每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都把对党忠诚铭刻心底,随时准备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5年初,五位在哈工大就读的年轻人接到通知:中断学业,转赴大连起重机厂实习。
这五个人都是洛阳矿山机器厂选派的调干生。此时,他们刚刚通过速成课程考试,即将以大学生身份在哈工大攻读本科,半年苦读终于结出果实,但这突如其来的一纸调令,让他们如同掉入谷底,五味杂陈。几个月下来,最难的关口都已经闯过来了,却要半途而废,这书不是白读了吗?!有的甚至说,宁可不要厂里的工资,也要留下来把书读完。其中一位被评为优秀学员的年轻人一夜辗转反侧。第二天,他对同伴说:“回吧。厂里需要我们回去,我们是党员,就得服从组织。”他还告诉同伴:书没有白读的,工厂也是大学校,服从组织决定,去实习,学习厂里急需的技术和经验。
这位带头服从组织决定并说服了大家的年轻人,就是焦裕禄。

离开哈工大后,在厂里的安排下,焦裕禄来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实习,并担任实习车间主任。他从对大工业几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合格的车间主任”。
实习即将结束前,焦裕禄在与车间主任交换意见时意外得知:厂里已经向上级提出把他留下来。当时的东北是共和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显而易见,无论是工作平台、发展前景,还是生活条件、子女教育,大连都远远优于洛阳,而焦裕禄全家也已经对这座海滨城市充满感情,和身边同事结下了深厚友谊。
命运的选择又一次来到面前。
经过深思熟虑,焦裕禄向领导恳切提出,洛矿更加需要他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现在还不是个人享受的时候”。厂长感佩他的情怀,接受了他的请求。
1962年6月,为了从工业战线抽调干部支援农业,焦裕禄平调到河南尉氏县委工作,12月,再次平调到条件更为艰苦的重灾区兰考,主持县委工作。这两次,焦裕禄也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前一次,命运急转弯把他从工业管理领域带向离开九年之久的农村灾区,后一次,条件更为艰苦。尽管他在尉氏工作很愉快,“而兰考人地两生,自己有点顾虑,有点害怕,担心搞不好”,但组织已经决定,就坚决服从。
他回家告诉妻子:我们还得走哇,去兰考。对兰考灾区和工作复杂艰苦程度早有耳闻的妻子说,那又不是啥好地方,瞧把你乐的!焦裕禄回答:党叫我去兰考,就是兰考需要我。
他扶病上任,动机是如此淳朴,绝对不会想到今后自己会在贫瘠的兰考,成为全中国县委书记的榜样。

 

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去留之间,取舍之中,考验着智慧,更照鉴情怀。焦裕禄的这四次人生选择,都是从已经熟悉的岗位向未知领域转变,在较为顺利的跑道上奋进奔跑的中途突然调头,朝着崎岖山路攀爬。“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人不是首例、不是个案,更不是绝唱。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最困难就去哪,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992年,我国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那一年,他已59岁。
戚发轫在大学学的是飞机制造专业,1957年毕业后却被分配去研制火箭,先后参与了多型导弹的相关工作;1968年再次转向,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戚发轫一直在“放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中星22号”,他相继主持研制了6种卫星,组织了十余次卫星发射任务,看着我国卫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向成熟。
回顾这几次重大转折,戚发轫说,一直记得一句话: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为国防建设、为强国做奉献是我们一辈子的目标。
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共同的心声。
2009年5月,正是英国剑桥最美的时节,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找到黄大年家。此时,黄大年已经在全球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在这一领域享有盛誉。副司长此行,是想邀请他回国到吉林大学任教。
然而,看到黄大年彼时彼地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副司长有点犹豫了。黄大年诚恳地说:物质条件对我一点儿意义都没有。我在这儿,充其量就是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我已经想好了!
从剑河之畔回到北国春城,黄大年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加速推动中国深探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简朴的办公室里有五组一字排开的书架,里面除了各种中英文专业书籍外,在书架最右侧下面居然塞着一床撒花棉被,这个曾经拥有花园豪宅的科学家就用它陪伴自己度过许多加班的不眠之夜。
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的黄大年,自己并不是院士,大家都劝他申报。黄大年说,“我没有时间,评院士要花很多时间整理东西,还是把手头的事情先做好。”2017年,这个像转子一样超速运转的人,积劳成疾,在58岁的盛年猝然离世。同事们再也寻不到那熟悉的急火火的身影,学生们再也听不到那和风细雨的教诲。
从“海漂”到“海归”,不只是黄大年个体命运的转折,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时代进程的一个折射。
2020年2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在紧张施工,其中的氧气系统需要专业的氩弧焊工人来完成。武船模块公司突击队程丽等8名高级电焊工紧急驰援。
临出发前,领导一再嘱咐:多喝水、注意休息。但是程丽一到工地,就如同上了战场,“哪里还顾得上这些”。那天,当现场指挥长看到程丽时,他们已经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程丽连站都站不起来了。指挥长让大家先休息一会,没想到程丽一口拒绝,第二次,指挥长以领导身份再次要求她去休息时,程丽不假思索地说:“我们都是在党旗下宣了誓来的,这个事情今天干不完,我们绝不休息,哪怕就是死了,也要把这个事情干完。”
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我们是否始终记得人民至上的根本出发点,是否坚守誓言、葆有初心、真正忠诚,是否不顾一切、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党员,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百年奋斗史、漫漫艰辛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底气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个个历史伟业、人间奇迹,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我们党是由千千万万“党让去哪就去哪”“就是死了也要把工作干完”的党员组成。“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英名永在,他们的事业长存,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矢志奋斗。

坚守共产党人首要政治品质

 

对话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洪向华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记者:“党让去哪就去哪”“就是死了也要把工作干完”,焦裕禄、戚发轫、黄大年、程丽等党员的人生选择,体现了怎样的政治品质?
洪向华:这几名党员身上最为突出的政治品质是对党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革命战争时期,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利益诱惑、严刑拷打的威胁恐吓,无数共产党员以其坚贞不屈、慷慨就义的英雄事迹诠释了对党忠诚的深刻内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党员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中,在百业待举、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坚持党让去哪就去哪,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共产党员。他们拥护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实际行动激励身边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对党忠诚,就是党员干部对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具体来说,忠诚的表现方式,包括拥戴、服从、维护、执行、捍卫、牺牲;忠诚的来源,是发自内心、自觉主动、诚恳实在;忠诚的维度,是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事业上以及各种情境下的忠诚。不主动、不始终的忠诚不是真正的忠诚;只在某方面忠诚而在其他方面不忠诚,今天忠诚而明天不忠诚,也不叫忠诚。

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
记者:如何理解对党忠诚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洪向华:对党忠诚是具体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忠诚于党的信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旗帜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所追求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崇高性、长远性、艰巨性。党员干部能在信仰上高度认同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地献身其中,且在任何情境下都绝不动摇,就是忠诚;如果信念上不认同,对党的奋斗目标持怀疑态度,骑墙摇摆、飘忽不定,甚至抵制诋毁,就是不忠诚。
二是忠诚于党的组织。中共二大党章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确定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党的七大将“四个服从”写入党章,指出最根本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全党服从中央,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首要条件,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中央还确立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原则。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工作上表现为对组织坚决服从的态度,遵从党的意志,听从党的决定,服从党的安排。不听从党的决定,不服从党的安排,在态度上有抵触情绪、甚至搞对抗,处处与党讲条件,讨价还价,就是不忠诚。
三是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忠诚,就是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能毫不动摇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钉钉子”的刚性执行力,积极主动地为党、国家、人民的事业而勤奋工作、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反之,表面喊出震天响的口号,而实际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就是不忠诚。
对党忠诚是无条件的,这种无条件主要体现在忠诚的绝对性和纯粹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要害就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记者:共产党人的忠诚从何而来?
洪向华:共产党人的忠诚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一是党员对党的宣誓。纵观百年来我们党的入党誓词,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内容一以贯之。每一名新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天,就向党作出了庄严承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二是党员的义务。党章规定党员有八项义务,其中第五项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对党忠诚是党员必须做到的重要义务,党员的一生都是对党忠诚的政治考察期,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是合格党员。
三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意识既形成于对党的朴素感情,更生成于理性自觉。理性自觉从哪儿来?那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面对威逼利诱、生死考验时就会背离组织,做出对党不忠诚的事情。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不论面临多大的风险挑战都做到忠诚于党,矢志不渝为党的事业拼搏、奋斗、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靠的就是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
四是严明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基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对于党员干部背离党组织、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等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问题,必须坚决予以查处。

新时代践行对党绝对忠诚,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要做到“两个维护”
记者: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如何将对党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洪向华:在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党员是否对党忠诚,就看他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是否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这样的检验很直接。
新时代践行对党绝对忠诚,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要做到“两个维护”,在“两个维护”的实践中来检验绝对忠诚。做到“两个维护”不仅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还要做落实上的“行动派”,关键要看行动、见担当,体现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条件非常艰苦、任务非常艰巨、付出非常艰辛,但他们无怨无悔、冲锋一线、甘于付出,这样的忠诚就是脚踏实地的、生动具体的。
面向未来,全党上下更要把对党忠诚作为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经常校正偏差,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相关链接:

 上一篇  他们是最值得追的“星”

 下一篇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系列图解之一